宇宙的满园星辰中,尘埃落地,呱呱坠地,生命的神奇在于平凡,给平凡大地多了几分情味,平凡的生命不断改写生命的奇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出身平凡,却足以融化冰雪,赶走黑暗,给人们带来希望。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平凡、朴实的人。丛凤秋出生于1991年9月22日,201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职称护师,毕业至今在丹东第一医院呼吸科工作。于2020年2月2日前往支援疫情最前线地区,时刻准备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听党指挥,响应号召
丛凤秋自从参加工作之后,时刻牢记党的要领,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时刻学习新时代精神,发扬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起自信、自强、自爱、奉献的思想体系,将维护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指引着方向,在雷锋精神的感染下,普通的人,在不普通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在工作期间,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嘉奖,是院里的骨干人才。工作生活中,她也是一个很认真对待的人,明事理、守功德、讲医德,在岗位上一直默默付出,秉承着雷锋精神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服务,学习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尽全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时代呼唤我们的是一种爱岗精神,需要我们奉献的是一种敬业精神。平凡而伟大中折射的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展现的是一种崇高的品质。还记得在无数辛劳的夜晚,在患者数不清的误解中,她依旧带着委屈默默的奉献着。生命可以是精彩的,也可以是平凡的,但决不可以是索然无味的!她热爱她的岗位,甘于为它奉献,并相信在这个岗位上将会体会到更加精彩的人生。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和岗位的需要,丛凤秋踏上了武汉的征途。作为呼吸科的护士,身着护目镜、口罩、防护服,臃肿的防护服中隐藏的是一位娇小的身躯。六个小时的与病魔作战,不喝水,食量的减少,穿着成年人的尿不湿,做一些保洁和护工的工作,工作量的巨大是我们常人所难以接受的。工作中低血糖的偶尔发病,强忍着难受然后依然坚守住岗位,完成本岗位的工作。碰到物资缺乏的时候,防护服就成了最重要的保护对象和需求对象之一,绝不允许有浪费现象的出现。当工作结束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丛凤秋里面的小衣全被汗液浸透,脸上也满布口罩的压痕和十分明显的疲惫面容,但是她从未说过一次退缩,抱怨过一次困难,这一切的付出只为挽救患者。
坚守岗位,不动摇
医护人员不但要求专业知识过硬,还要掌握更加全面的、多学科的知识。为此在繁忙的工作中,丛凤秋不忘钻研业务,在她的办公桌上总能看见厚厚的专业书籍和最新的护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她的勤奋好学是很多年轻护士学习的榜样。她陪伴病人的时间比较长,在日常生活中叮嘱病人每天按时执行医生的嘱托,掌握病人的心理和身体情况,对病人进行科学护理。遇到突发情况也会配合医生开展抢救。除此之外,丛凤秋也会向病人积极宣传相关的防病治病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能够安心治疗。
疫情来临,深赴前线
“作为一名中国人,一直是被大家保护的90后,现在是到我来保护大家的时候了,我一定要冲锋在前!”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疫情的变化始终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电视中看到武汉医务人员的短缺,作为呼吸科护士,她毅然主动申请支援武汉,她的坚定无畏令人感动,得到了医院的支持。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她这种任劳任怨、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受到抗疫战友们的一致好评。在前线病房,她看到患者们因为病情的影响,情绪低落,影响治疗。每一天都早早的进入病房,跟患者们谈心,聊天,开导患者们,相信祖国,相信党,相信科学,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病魔,取得胜利,得到患者们的一致好评。
在她身上,我们时刻能感受到平凡带来的沉甸甸的力量。在雷锋精神和郭明义精神的影响下,她深知自己责任的重大,奔赴前线,用自己的生命安全去换取他人的生命,尽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能力给人民一个好的交代。她只是平凡中的一员,
雷锋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不怕苦、不怕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是雷锋精神在事业上的具体体现。她始终记得这句话,当她工作越来越久,她肩上的责任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身单力薄的她选择用自己的躯体为别人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她的事迹也会感染一代又一代人,值得歌颂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