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癌症日」
2000年,由于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急剧上升,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巴黎召开了世界肿瘤高峰会议,讨论了当时全世界癌症发病的现状,并在这次峰会上签署了“巴黎抗癌宪章”。 宪章中规定,在每年的2月4日,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同步开展肿瘤防治的宣传活动,帮助公众消除对癌症的错误认知,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癌症早诊水平,降低癌症发病率。
——世界癌症日,由此诞生。
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是“关爱患者,共同抗癌(I am and I will)
一旦肿瘤来袭,我们将如何面对?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中现实: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约占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的23.7%,死亡病例300万例,约占全球死亡病例的30.1%。大约每4名新增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发生在中国。
当您或您的家人患上肿瘤,得知这消息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抗癌这场长期斗争即将开始。很多人被告知肿瘤诊断的第一反应就是恐慌,随之而来,很多负面的情绪就会像重重乌云般压下来,困惑、焦虑、忧郁、憎恶、恐惧……难以排解。情绪的表露因人而异,或激烈、或隐忍、或久久持续不散、或时隐时现,如何迈出抗癌长路的第一步?做好心理防护必不可少。
当被“癌”这个与死亡接近的字眼砸中时,多么坚强的人也不会视若无睹。在得到消息的几天甚至几个月里,人们眼睛里的世界已经开始变得不同。人们对癌症的恐惧就像孩子们害怕黑暗一样,黑暗本身并不可怕,但对黑暗的未知和因此展开的想象令人惊慌失措。
否认是一种应付突然不幸的心理防卫,初知诊断的人们也会否认事实,“是不是医院搞错了,把别人的检查结果弄到我头上来了?”伴随着一次次的确认,在痛苦中逐渐学会了接受,侥幸逃过的心情渐渐破灭,愤怒、绝望与沮丧如期而至,情绪在心中波澜起伏。
最终,慢慢接受现实,融入到后续的治疗与生活之中……
丹东市肿瘤医院提醒您:癌症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不幸患癌,也不要过度焦虑、恐惧,调整心态,积极面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癌症也许就会离你越来越远,对明天有信心,对未来抱希望,捕捉内心变化的脚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抗癌让我们从走出误区开始,从树立“三早”理念做起,从了解自身高危因素做起,从了解自己的内心开始!